1、舞勺之年(读音w鳗溆抉镉ǔ sháo zhī nián)意思是指男孩子13至15岁期间学习勺舞。出自《礼记.内则》。
拓展资料:
1、舞勺之年
《礼记.内则》:"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。成童舞象学射御。"孔颖达疏:"舞勺者熊氏云:'勺钥也。'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。"后以指幼年。又以舞勺代指十三岁。如孙科《革命逸史序》(冯自由著):“年逾舞勺,即加入兴中会,亲炙总理,从事革命。”当时冯自由年十四岁,称“年逾舞勺”,是舞勺指十三岁矣。
2、鲐背之年
九十曰鲐背,背有鲐文也。或曰黄耇,鬓发变黄也。耇,垢也。皮色骊悴,恒如有垢者也。或曰胡耇,咽皮如鸡胡也。或曰冻梨,皮有斑黑如冻梨色也。或曰齯,齯大齿落尽更生细者如小儿齿也。
如《释名》所述,九十岁有诸多称谓,除了鲐背,亦有黄耇(gǒu)、胡耇、冻梨、齯(ní)等称谓。此外,《释名》亦详细列举了其他年龄的称谓,简单列举如下:
始生:婴儿、嫛(yī);
始能行:孺;
七年:悼;
毁齿:龀(chèn);
十五:童。
3、朝枚之年
《礼记》钓渭,指姜子牙八十岁垂钓渭水遇文王的典故,常用来标指八十岁的人。疑朝枚之年为杖朝之年在传播过程中的错写。
参考资料:舞勺之年——百度百科
参考资料:鲐背之年——百度百科
参考资料:朝枚之年——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