靛鄯娃洚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,又名摄山,南朝时山中建有“栖霞精舍”,因此得名。不仅是南京居民,很多家长带着儿靛鲰烩薄童前来游览,又给栖霞山增添了许多摄影作品。 山西侧称枫岭,有成片的枫树,每到深秋,满山红遍,景色十分迷人,是栖霞山吸引游人的主要景致。另外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,奇岩怪石不少,因之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。主峰三茅峰海拔286米,又名凤翔峰;东北一山, 形若卧龙,名为龙山;西北一山,状如伏虎,名称虎山。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,她的深秋红叶,特别是2000年发现的“东飞天”石窟,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。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,但清幽怡静,风景迷人,名胜古迹,遍布诸峰,被誉为“金陵第一名秀山”。尤其是深秋的栖霞,枫林如火,漫山红遍,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,素有“春牛首,秋栖霞”之说。

历史背景
1、 栖霞山驰名江南,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,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,还因为它山深林茂,泉清石峻,景色令人陶醉,被誉为“金陵第一明秀山”,民间素有“春牛首、秋栖霞”。山西侧称枫岭,有成片的枫树,深秋的栖霞,红叶如火,登高远望,甚为壮观,景色十分迷人。
2、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,有“彩虹明镜”碑立于湖边,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,面积约3000平方米,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,湖中有湖心亭,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,造型精巧,向东有月牙池,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。南京栖霞山风景区的景色(5张)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,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,面积约3000平方米。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,湖中有湖心亭,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。造型精巧,景点名“彩虹明镜”。向东有月牙池,然后就是栖霞寺大门。
3、 蒉翟蛳庹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,就可看到舍利塔,该塔用白石砌成,五层八面,高约18米。塔外壁上刻有浮雕,形象姿态生动传神。嗾驾作挞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,依次是托胎、诞生、出游、苦行、坐禅、说法、降魔、涅磐。 千佛岩在舍利塔东边,依山而建,据统计共有佛龛294个,佛像515尊。大部分佛龛中有一尊主佛,两旁是其弟子或菩萨。其中最大的一尊是无量寿佛,连底座高达11米。佛像有坐有立,姿态各异,造型精美。但由于长期风化,雕像中许多细微部分都已剥落或模糊,甚为遗憾。
4、 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,饶有情趣。如栖霞寺东北.平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色岩石,表面呈波浪状,人称“迭浪岩”,十分罕见。此外还有“青锋剑”、”天开岩”、“一线天”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,足以吸引四方游人。

景点介绍
1、千年古刹栖霞寺称“栖霞精舍”,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。为“南朝四百八十寺”之一。因寺中历代高僧辈出,广传佛教“三论”,而成为三论宗祖庭。其间梵宇重叠,气象壮观,与湖北玉泉、山东灵岩、浙江国清并称为我国“四大丛林”。唐高祖时改“功德寺”,唐高宗时称“隐君栖霞寺”,唐武宗会昌中废,唐宣宗大中间改“妙因寺”,宋太平兴国间改“普云寺”,景德间改“栖霞禅寺”,元佑间改赐“严因崇报禅院”又改“景德栖霞寺”,明洪武年间仍赐额“栖霞古寺”。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2、绝出人工舍利塔首建于隋仁寿元年(601年),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,相传隋文帝曾遇神尼,得舍利数百颗,登基后有意重兴佛法,便在全国建塔83座,此为其中一座,原为木塔,至南唐时改建为现今石塔。塔通高18.74米,为八面五级密檐式,立于八角须弥座式的塔基上,各级均镌有不同内容的佛教故事浮雕,精美无比,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和美术史的重要实物资料。

3、“江南云岗”千佛岩建于489-511年,历时22年,岭上岭下,依石壁造像,有立有坐,大小各异,或五、六尊一龛,或十来尊一室,风姿万千。窟间各朝名人题刻数十款,最早为中大通二年(530年),以北宋题刻为最多。现存石窟250个,造像520余尊。其造型古朴洗练,雄健优美,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齐名,是南北朝时期我国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,也是江南仅有的佛教石刻艺术。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。

4、弥足珍贵的明征君碑建于公元676年,为纪念南齐隐士明僧绍舍宅建寺而立,碑高2.73米,宽1.25米,厚0.36米,由唐高宗李治撰文,高正臣书丹。碑阴“栖霞”二字为李治亲书。碑中含有2.8亿年前的海百合茎化石2万多个,是集书法、雕刻及地质标本为一体的碑中珍品,也是江南唯一保存完好的唐碑,碑两侧有六龙拱额,丹凤朝阳图案,驮碑的镌刻也很细,在全国现存唐碑中,是极罕见的珍品,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5、皇家禁地乾隆御花悸茑爿恨园《南巡盛典》记载,御花园为清时栖霞十景之一,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,五次驻跸栖霞行宫,御花园为其赏花探幽、吟诗作赋、挥毫泼墨之处。《摄山志》也辔亿呶邂说,御花园汇集天南海北之奇华异草,园有峭倩,云片及南朝至明代名人题刻,它们和幽居庵、亭、阁、廊、轩组成幽静、锦簇的皇家园林。复建后的御花园位于风景区核心地带,依山傍水,背靠主峰,前有桃花湖,南有天开岩,园内林木覆盖,春天青翠、秋季火红,地理位置绝佳,得天独厚,总投资达500万,占地15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,主建筑(峭倩)1000平方米,建成后的乾隆御花园将是栖霞山的又一标志性建筑群,对栖霞山生态环境的改善,景观质量的提升,文化内涵的发掘、传承,对栖霞山旅游事业的发展、将带来深远影响。

交通路线
1、一、公共交通路线 南栖线、南上线、龙栖线、摄尧线、138线,到栖霞寺站即可
2、二、自驾游线路图 安徽、苏北地区的游客可以从二桥、三桥高速经绕城公路来我栖霞山风景名胜区 沪、苏、锡、常地区游客可以经312国道或沪宁高速来我栖霞山风景名胜景区 皖南、浙江地区的游客可以从宁杭高速经绕城公路来我栖霞山风景名胜区
